參考書目:美國第一健身強人,科學化鍛鍊全書:重訓×飲食,12週有效訓練,突破身型、練出精實肌肉
Bigger Leaner Stronger: The Simple Science of Building the Ultimate Male Body
還好奇增肌的十大迷思,那本篇剛好適合你~
迷思1:大重量只能增強肌力,對增加肌肉無效
真相:
提高肌力是練出肌肉最好方法
科學原理:
1.大重量會在肌肉上產生大量的機械壓力,而這是刺激肌肉生長最有成效的方法
2.大重量會啟動更多的肌肉纖維,當修復生長的肌肉纖維越多,肌肉自然變大
結論:
健身的首要目標,應擺在提高全身肌力,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大重量訓練
疑惑:那那些肌力很大,看起來卻沒什麼肌肉的人,是怎麼回事?
從解剖學的角度來看,那些人也許有所謂的「力學優勢」
每人擁有相同肌群,但附著在骨骼上的方式、位置,骨骼的排列方式卻有所不同
因而造就舉起的力量、扛起的重量等等,能有顯著的差異
例如:同一條肌肉附著在骨骼上的位置差了一兩公分,而這產生的槓桿優勢,就影響了力量大小許多
而上手臂短的人,臥推的槓鈴移動路徑就會比較短;上臂長加上腿短,那在硬舉上的表現就佔有優勢
研究指出,解剖學上的差異讓力量輸出可以有百分之二十五的差別呢!
迷思2:天生基因讓人練不出大肌肉
真相:
每人能長出多少肌肉,確實有先天上的限制
但除非你要成為頂級健美先生,否則絕大多數人都能練出「精實健壯」的體格
科學原理:
大致上,分析自己骨骼結構,可以相當準確估算出自己能練出多少肌肉量
骨架大比骨架小的人,可以練出更多肌肉
而骨架大的人,通常也有較高睪固酮,可以較快速練出肌肉
那要如何衡量自己骨架算大還是小呢?
可以量測手腕和腳踝的圍度
若是相同身高,兩者圍度較高的人,會練出更發達的肌肉
結論:
基因確實影響肌肉生長,但多數人只要增加9~11公斤的肌肉,就能擁有讓人驚豔的體格了!
迷思3:大重量訓練很危險
真相:
重量訓練確實有風險,但沒有人們想得那麼糟!
科學原理:
研究指出,平均每一千小時的健美運動才會造成一次運動傷害
換算成每周花五個小時做重量訓練,四年內幾乎都不會受傷
相比之下,長跑會有十例的傷害發生!
因此,在正確操作下,重訓可說是最安全的運動項目之一
結論:
重訓帶來的好處,比害怕受傷而放棄多得多!
接續:[筆記×心得] 美國第一健身強人 之 增肌的十大迷思(中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