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書 名] 沒定性是種優勢:獻給還不知道未來要做什麼的人
How To Be Everything? A Guide for Those Who (Still) Don’t Know What They Want to Be When They Grow Up
[作 者] 艾蜜莉.霍布尼克 Emilie Wapnick
本文寫本書 Part I 第3章 多重潛能者迎向快樂人生的秘訣-「金錢」部分
背景:
一般人走出校園,開始進入社會
超過一半人生長度的時間,都可能為了賺錢去工作
在這段職涯上,傳統的單一路線(例如為一家公司賣命十幾二十年)可能是一種選擇
但作者告訴我們,這僅是一種選擇,而不是唯一的選擇
本書不是職業規劃書,而是指導如何設計自己的人生!
(對於傳統職涯與現代職場變遷的探討與人生規劃建議,可參考:[書介] 零工經濟來了:搶破頭的MBA創新課,教你勇敢挑戰多重所得、多職身分的多角化人生一書)
(近期熱門的斜槓現象,在本書中為人生職涯模式:集體擁抱模式、斜槓模式、愛因斯坦模式、浴火鳳凰模式-的其中之一類別,探討格局更廣,值得一讀!)
我們要設計的是人生,可不是職業!
在探訪好幾百位過著快樂且經濟無虞的多重潛能者(擁有廣泛興趣與從事創意工作的人)
發現他們的人生有著極為相像的共同點
即滿足三項元素:「金錢」、「意義」、「多樣性」
在佔滿人生一半時間的職業,應該是以上三項元素的完整呈現
而不是唯獨「金錢」元素,為了支付各種開銷,得為五斗米折腰的事!
「金錢」
大多數人承襲父母或社會的觀念,認為金錢等同幸福
薪水代表個人的價值,賺錢第一的想法,彷彿是通往成功的道路
不可否認,食衣住行樣樣都需要錢
一但有缺錢的感覺,無論風險是否立馬出現,都可能誘發我們「戰鬥或逃跑」的生物生存本能反應
所以,既然錢是必須,又講得好像錢不是最重要
有沒有方法評估我們對於金錢的需求呢?
作家約翰·阿姆斯壯(John Armstrong)的成分分析法(Ingredient Approach)可派得上用場
簡而述之,金錢應該只是跟美德、熱情、人生價值產生連結的橋樑(重點在於走過橋樑後的地方,而非橋樑本身)
例如:金錢可以買一台相機
如果它將你帶入攝影的世界,投入熱情於上,甚至藉由攝影作品傳達出各種意涵
可比很多的金錢買更多更高級的相機,更具有價值
不過,沒錢又根本無法開始(買不起相機)
因此如何拿捏,應該是後者(帶給你實質上快樂感受)為要點,多少錢即可滿足
而非漫無目的地追求更多的金錢!
在此舉攝影為例,但每個人的興趣差異可以天差地遠
因此與錢相關,更大格局的財務目標,更可以拿來作人生財務方向的參考
要點就是-你最重視什麼?
有些人對吃的講究,因此對於飲食的開銷在個人支出比例佔的多
那麼他可能不會買相機,甚至手機上的相機規格需求都不高
因此,審視自己真正對於金錢需求(而不是別人的手機相機規格好,就跟著購買,你在意的是吃的啊!)
比未經思考的去賺錢購物,對於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質上,要來得有效率一點!
所以
多重潛能者迎向快樂人生的秘訣-「金錢」部分
對於金錢在人生上的角色
作者在這裡的建議:
先滿足生存需求(食衣住行),再來就可以比較自由地做一些嘗試 (想學攝影,購買相機)
因為沒有經濟上的後顧之憂,才能排除現在就要把熱情轉換成收入的壓力。
至於對於「意義」、「多樣性」有興趣的讀者,可以參考本書內文囉!
感謝您的收看~
如果對書籍有任何疑問,或是想對書的內容有更多了解~
歡迎在底下留言,讓 Oliver 有幫助您的機會唷 :)
想看更多書籍介紹嗎?歡迎至本部落格閱覽建議
博客來連結:沒定性是種優勢:獻給還不知道未來要做什麼的人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