參考書目: 黑心房仲的告白:買屋簽約前最後救命的17堂課
之
Part II 不再上當,從此學會買屋的4大關鍵
關鍵 1 和房仲過招的9大SOP標準流程
Image by Harry Strauss from Pixabay
1. 你看上的房屋,真的沒問題?
別以為看房時,房仲都會老實告訴你這間房屋的過去歷史(各大賣屋網,也只會隱惡揚善)
不管是新物件還是舊物件,上網查查該地址或是社區是否曾發生什麼問題
發生過火災?淹水?凶宅?重金屬汙染地區?
除了請教google大神,各大討論區(如: mobile 01)也可以爬爬文
畢竟買房對大多數人來說是大事,多查詢,做功課,可省去未來可能的後悔
買在老家附近,出事我記得?
還是奉勸別嫌麻煩,找美食餐廳你都會搜尋了,買沒問題的房你敢單憑記憶?
要是碰上「危險山坡地住宅」,可能就欲哭無淚
如果網路上都沒資訊,可能只是剛好沒有紀錄
該屋附近主要地標,例如百貨公司,也都可作為關鍵字
出了什麼事情,新聞標題下的也常是社會熟悉字眼
喔!對了,房仲的背景也可查查看
打過人、騙過錢、沒有不動產營業員資格的,通通需要注意
另外,別忘了查附近有無嫌惡設施,如:垃圾場、靈骨塔、電塔…
2.房仲推薦的物件,可能只是他的策略之一
簡言之,房仲可能推薦給你「他也知道你不太想要」的物件
一連帶看個幾個月,十幾間、幾十間的疲勞轟炸你
等最後他推出他真正想賣的物件(注意:是他最想賣,而不是最適合你)時
你將會因先前「耐心、熱忱磨光」的狀態下,非最理性的腦袋(如感到似乎房屋都差不多的印象),去買下這間房仲的“預謀”物件(可能是他會賺得最多)
所以請記得,自己找物件,自己做功課,自己列單自己的真正需求!
3.做完功課,實際看屋時,請用力看、認真看!
什麼叫認真看?
你離開房屋時,能說出格局、牆壁狀況、屋頂狀態嗎?
記得,房仲可能會試圖一直跟你聊天,使你失去注意力去觀察房屋缺點
所以,好好看看那間「貴鬆鬆」的房子吧!
缺點認真看都不易察覺,何況是走馬看花呢?
4.看房時,可以帶當地的朋友一起看
買房最怕與賣家資訊不對稱(光他賣房背後的真實理由,可能都暗藏玄機)
因此多一個熟悉當地情況的朋友在旁,也許更能觀察出重點
房仲說出的話,隊友也能幫你過濾,辨別真偽
看房時,要是房仲知道來了一個「地頭蛇」,廢話可能就會少很多~
5.若可以,讓房仲知道你的人脈影響力
好業務都知道
面對一個「好客戶」,那就不只單單面對你一個
而是跟你接觸,其實是在跟背後一長串的潛在客戶建立名聲!
因此,嘗試成為這樣的角色
因為反過來說,一旦房仲與你搞壞關係,他失去的恐怕比你還多
少則損失你和你背後一大票人,多則「壞名聲」傳遍整個圈子,日子堪慮
6.如果你了解夠多,可以裝「大咖」
當房仲報物件給你,你簡單回個「喜歡,價錢?」「這家不好,換一間」
這樣房仲可能就不會跟你廢話太多,得拿出壓箱寶才能滿足你!(當然房仲也可能因此不鳥你)
因此這個策略精隨在於,你得像個大咖,讓房仲不肯放棄你
但前提是,你得比房仲還精,從挑物件到談判、簽合約,你都能掌握!
7.如果你了解不多,「嫩」給他看!
懂得不多,這時候就多問,不怕丟臉的問,然後記下得到的回答,或拍照下來
才能去問第三方是否為事實,檢驗房仲的誠實度!
也可以拿A房仲的答案去問B房仲,我們手上握的資訊越多,越能摸清真實的面貌!
切記,一路問到合約書內容,並確定自己真的了解才算數!
當然,過程中也可以丟些測試問題,例如:房屋有沒有違建問題?
8.不爽就爽快畫X
看屋時,遇到哪裡不喜歡,就先在心裡那張表畫個x
屋內格局、客廳的沙發、天花板的裝飾、牆壁的顏色…等等
如此一來,最終得到一張總表,可以事後理性分析相關成本(而非模糊印象,好像哪裡不太喜歡)
要不要修改、重新裝潢,最終是否符合自己需求、是否有足夠預算,都好判斷
9.確保自己是在最佳狀態下做決定
簡單說,房仲任何的推銷話術都不要理他(至於什麼話是話術,得多做功課與累積經驗)
什麼今晚過了就沒這個價,只要你現在累了無法思考,就喊聲「停」,趨於下風可無法擋住房仲的攻勢
化被動為主動,養精蓄銳,來日再戰,讓自己好好思考,才不會做錯決定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