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我的內心裡住著一隻花栗鼠》
「莉亞,妳確定這封email可以寄出去?」老闆柯文一臉困惑地看著她的螢幕,「這寫得……真的很有創意啦,只是我還是不太懂妳到底要說什麼?」
莉亞強裝微笑,內心卻在哀嚎:「完蛋,又來了!」
她早知道自己的文筆並不適合寫公文,但每次被這樣質疑時,她腦海中馬上就會浮現道格的臉。道格是她二十多歲時的主管,最喜歡在辦公室會議上拿她的備忘錄當笑話講:「各位看過莉亞的備忘錄嗎?簡直狗屁不通!」
她每次想到這裡,就會有個尖細的小聲音跳出來:「妳真是爛透了,寫個備忘錄都不會!」
這天,她實在忍不住了,決定請教一下樓下新搬來的心理諮商師,傑瑞博士。
莉亞踏進診間,傑瑞博士正在灑水照顧他那些仙人掌。「博士,你喜歡養仙人掌?」
「因為它們從來不抱怨啊!不然妳以為我為什麼當心理師?我喜歡聽人抱怨嗎?」他笑著回答。
莉亞放鬆了一些,心想這心理師蠻特別的。
「好了,今天怎麼了?」傑瑞博士拿起筆記。
莉亞歎口氣,把心中多年來反覆折磨她的故事說了出來。說到道格那個老闆,她幾乎咬牙切齒。
傑瑞博士點點頭,「噢,這是典型的負面內心小劇場嘛。我們心理學上稱之為『負面自我對話』,這種自我批評,經常和焦慮、抑鬱等情緒問題有關,說起來,還真是每個人都會碰到。」
莉亞愣了一下,「每個人?」
「當然囉,連我自己也有啊!」傑瑞博士聳肩,「我把我自己的那個小聲音取名叫『三姑六婆』,整天在我耳邊嘰嘰喳喳,告訴我哪個仙人掌要死了啦,或是哪個病人會發現我其實沒那麼專業啦。」
莉亞笑了出來,「你的聲音叫三姑六婆?」
「對!妳的也該有個名字。這樣可以把妳和那個聲音分開,不會一直認同它說的話。喔,心理學有個技巧叫『外在化』,就是把內心的批判聲音看作一個外在角色,妳會更容易和它劃清界線,從焦慮中跳出來。」
莉亞歪著頭想了想:「我叫它花栗鼠好了。尖聲尖氣,一直亂吱亂叫。」
「非常好!」博士鼓掌,「就這樣!下一次它冒出來時,妳只需要認出它來,然後對它說『好了啦,花栗鼠,我沒空理妳』。」
莉亞一邊走回辦公室,一邊重複著:「好了啦,花栗鼠。」
幾天後,在一場公司重要的簡報之後,她忍不住又開始自我批判:「天啊,我怎麼會說出那麼蠢的話!」
這時,傑瑞博士的臉突然冒進她的腦海,拿著他的仙人掌,笑著提醒她:「好了啦,花栗鼠。」
莉亞真的對著自己的腦袋大聲說:「好了啦,花栗鼠!」
不巧,這時候隔壁部門的同事正好經過,轉頭疑惑地問:「什麼花栗鼠?」
莉亞紅著臉,趕緊揮手:「沒事沒事!」
下次再去看傑瑞博士時,她說出了這個尷尬的經驗,博士差點笑翻:「不錯啊,妳成功外在化了!雖然可能造成妳的同事懷疑妳精神狀況,但沒關係,我有空再幫妳解釋。」
莉亞大笑:「那我還能做什麼呢?總不能每天大喊『花栗鼠』吧?」
「妳可以練習另一個技巧,叫做『自我同理』。」博士轉正了點神情,「心理學家克莉絲汀·娜芙提出,自我同理有三個要素:一是『正念覺察』,就是注意到自己的情緒,但不跟著它瞎起鬨;二是『共同人性』,知道妳並不是唯一有這些感受的人;三是『自我善意』,願意給自己多一點善意,少一點苛刻。」
「具體要怎麼做?」莉亞好奇地問。
「很簡單!」博士像教小孩一樣,「當妳被焦慮、羞愧或自責情緒包圍時,停下三分鐘,告訴自己三句話:
『這是一個焦慮的時刻。』
『每個人都會焦慮,不只我這樣。』
『願我在這個時刻,對自己更友善一點。』」
莉亞微微點頭,「這聽起來蠻不錯的。」
博士突然靈機一動,指著診所角落那一株長得奇怪的仙人掌說:「其實焦慮跟這個仙人掌很像,妳不理它,它也會自己長歪,扎到妳。但如果妳適時修剪、灌溉,也就是適時給自己同理和空間,妳就能跟焦慮和平共處。」
「博士,你是不是太喜歡仙人掌了?」莉亞笑出聲。
「好啦,這是職業病。」博士笑了,「總之,試著對自己溫柔一點,記得那隻花栗鼠不是妳,它只是個焦慮的聲音,妳完全可以選擇不理它。」
從那天起,每當花栗鼠又開始唸唸叨叨時,莉亞就會輕聲對自己說:「好啦,花栗鼠,我聽到你了。但我們現在不討論這個。」
當然,偶爾還是會被路過的同事誤會幾次,但她也漸漸發現,自己真的越來越能控制焦慮和自我批判了。
而且,有時候她還會主動去找傑瑞博士,一方面聊聊心理學,另一方面,也想看看那仙人掌是不是還活著。
畢竟,誰知道,說不定焦慮其實真的就像仙人掌一樣,偶爾被刺一下,反而能提醒自己該善待自己多一點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