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色列格鬥術/以色列防身術/Krav Maga

  Krav Maga Marines.jpg 圖片來源(按我)

Krav Maga

希伯來文:קרב מגע‬

英文翻譯為「contact combat」

中國大陸稱之為「馬伽術」


 

▼一句話形容 【以色列格鬥術/以色列防身術/Krav Maga】

一種為了街頭防身、警察值勤、戰場生存而發展的近身格鬥技術。

 

▼起源/背景

1930年代,布拉提斯拉瓦(Bratislava)(位於中歐,斯洛伐克共和國的首都)的猶太社區遭逢納粹分子迫害,街頭處處可見血腥暴力攻擊。

圖片

 

▼人物/遭遇

一名已是歐洲拳擊與角力的冠軍,Imi Lichtenfeld(出生於匈牙利的猶太人,後被稱為 Krav Maga 之父),見此慘狀挺身而出,組織年輕人來保衛家園。

然而,Imi 很快發現,在比賽場地與街頭上”戰鬥”,截然不同。

 

▼目標/目的

為了讓同胞能在街頭遭隨機攻擊的情況生存下來,Imi 將自身已會的格鬥技術,朝著適合街頭實戰的方向改變。

街頭遭受到的襲擊,可能在幾秒內便受到嚴重傷害,甚至失去生命,因此如何在轉瞬間的生死關頭做出反應,並脫離困境,是 Imi 技術發展的一大目標。

隨著時間推進,融合拳擊、角力、柔術、柔道、合氣道,再近期還融入泰拳、詠春……等,為一個綜合格鬥技術,但最大訓練目的是街頭防身,並非賽場競技。

image 圖片來源(按我)

 

▼策略/方式

著重於速度,要求盡快結束戰鬥。

常依下列步驟:

1. 解除或減緩會威脅自己生命的攻擊。如:解緩被勒住的頸部壓力。

2. 反擊。如:攻擊敵人頭部要害或下體。

3. 繼續攻擊,對方有反擊意圖,則再多攻擊幾次。如:連續膝撞。

4. 逃跑。在對方無法立刻追或反擊時,立刻逃跑。

 

 

 

▼風格/原則

盡快解除威脅,為第一大中心原則。

並包含:

→反擊方式簡單易學

→攻守同時

→連續攻擊

→不放過任何能成為自衛的器具作為武器

→攻擊要害

→降伏壓制技術

 

▼發展/現況

Imi 發展並任以色列國防軍(Israel Defense Forces, IDFKrav Maga Chief Instructor (1948~1976)外,亦成立組織 Israeli Krav Maga Association (IKMA) ,向警方與大眾傳授此項技術。

至今,藉 Imi (已於1998年去逝)與其學生的貢獻,已傳播到世界各地,用於多國軍事、執法單位的訓練內容。

Krav Maga 不僅成為以色列的國技,在世界各地皆有相關組織,如:

 

以色列

◆ Israeli Krav Maga Association (IKMA) Gidon System (IS HQ)

◆ Israeli Krav International (IS HQ also Global)

◆ ……

 

美洲

◆ United States Krav Maga Association

◆ Israeli Krav Maga (Gidon Fighting System) (US HQ)

◆ Krav Maga Association of America

◆ ……

 

歐洲

◆ Krav Maga Street Defence (Germany)

◆ British Krav Maga Association (UK)

◆ ……

 

亞洲

◆ Krav Maga Global Australia & New Zealand

◆ Krav Maga Philippines

◆ ……

 

全球性

◆ Krav Maga Global

◆ International Krav Maga Federation

◆ ……

 

▼參考來源

1.    https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%E4%BB%A5%E8%89%B2%E5%88%97%E8%BF%91%E8%BA%AB%E6%A0%BC%E9%AC%A5%E8%A1%93

2.    https://kravmaga-taiwan.com/%e9%83%a8%e8%90%bd%e6%a0%bc%e6%96%87%e7%ab%a0-blog/

3.    https://www.salsamacho.com/which-krav-maga-organization-is-the-best/#United_States_Canada

4.    https://www.artofmanliness.com/articles/a-primer-on-krav-maga-the-combative-system-of-the-israeli-defense-forces/

5.    https://en.wikipedia.org/wiki/Imi_Lichtenfeld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Slashie / Oliver 的頭像
    Slashie / Oliver

    斜槓青年 / 傻奧所思

    Slashie / Oliv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